【白鶴生醫】揭秘紅藻蝦紅素:大自然的紅色瑰寶
- Yi Ting Hsieh
- 5月21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近年來,紅藻蝦紅素作為一種備受矚目的膳食補充劑,以其獨特的營養價值和潛在的保健效益,引起了廣泛關注。這種天然色素,其根源雖在海洋藻類,卻以其卓越的特性,為多種生物體帶來益處。本文將深入探討紅藻蝦紅素的本質、來源、應用方式,以及選購建議,助您全面認識這份來自大自然的珍貴贈禮。

紅藻蝦紅素的基礎認識
紅藻蝦紅素是什麼?
紅藻蝦紅素 (Astaxanthin) 是一種天然的類胡蘿蔔素,其脂溶性特質賦予其鮮豔的紅色。其獨特的分子結構,相比常見的胡蘿蔔素,多出兩個酮基與羥基,這使其具備更為突出的營養特性與抗氧化能力。因此,紅藻蝦紅素常被譽為「超級維生素」,對於維護身體健康扮演著重要角色。
紅藻蝦紅素的命名由來
儘管其名稱中帶有「蝦」字,蝦紅素最初是於1938年由諾貝爾獎得主Dr. Kuhn在龍蝦體內發現。然而,這種成分的真正來源,實為海洋中的雨生紅球藻 (Haematococcus pluvialis)。海洋生物,如蝦、蟹、鮭魚等,是透過攝食富含蝦紅素的藻類,才在其體內累積了這種寶貴的色素。
蝦紅素、藻紅素與蝦青素的關聯
在市面上,您可能會看到「蝦紅素」、「藻紅素」和「蝦青素」等不同稱呼,但它們指的其實都是同一種成分(學名:Astaxanthin)。由於這種物質主要來自藻類而非蝦蟹,因此現在也常被稱為「藻紅素」,此稱謂更強調其植物性來源,使其成為素食者的理想選擇。
紅藻蝦紅素的自然來源

雨生紅球藻的培養與萃取
目前,市場上的紅藻蝦紅素主要來自雨生紅球藻 (Haematococcus pluvialis)。這種藻類在特定環境壓力下,會大量生成蝦紅素作為自我保護機制。高品質的紅藻蝦紅素生產過程,通常採用密閉式光生物反應器進行培養,透過天然光照啟動藻體,分階段刺激藻類產生高濃度蝦紅素。隨後,採用高效率萃取技術,確保最終產品純淨,避免溶劑殘留,維持蝦紅素的活性。
天然食物中的紅藻蝦紅素含量
下表列出自然界中紅藻蝦紅素的含量分佈:
來源 | 蝦紅素含量 (mg/kg) |
雨生紅球藻 | 38000 |
新綠球藻 | 18000 |
北極磷蝦 | 1200 |
紅鉤吻鮭 | 38 |
銀大馬哈魚 | 20 |
從數據中不難看出,藻類中的蝦紅素含量遠超海洋動物。以鮭魚為例,其蝦紅素含量約為5-8 ppm。若要攝取每日建議的4毫克蝦紅素,則需食用近1公斤的鮭魚,這不僅難以實踐,也可能同時攝入過多脂肪和熱量。
素食者選擇紅藻蝦紅素的注意事項
儘管名稱與海洋生物相關,市售的蝦紅素保健品多半萃取自雨生紅球藻,而非直接來自蝦蟹。因此,素食者及對蝦蟹過敏的人群皆可安心食用。素食者在選購蝦紅素產品時,需特別留意膠囊成分,確認其不含動物來源的明膠。
紅藻蝦紅素與葉黃素的比較
蝦紅素和葉黃素雖然同為類胡蘿蔔素,但在結構、來源和生理作用上存在顯著差異:
特性 | 紅藻蝦紅素 | 葉黃素 |
天然來源 | 雨生紅球藻、甲殼類、鮭魚等 | 金盞花、菠菜、地瓜葉、南瓜 |
特點 | 可迅速提供調節感 | 需時間累積足夠量,提供持續保護 |
分子結構 | 含有羥基(-OH)和酮基(=O),呈紅色 | 含有兩個羥基(-OH),無酮基,呈黃色 |
身體分布 | 廣泛分佈於全身 | 主要集中在黃斑部和視網膜 |
這些特性上的差異,使得紅藻蝦紅素和葉黃素各具優勢,無法互相替代。兩者同時補充,能發揮協同作用,達到更全面的保健效果。
紅藻蝦紅素的正確補充方式
建議攝取量與時機
紅藻蝦紅素作為一種脂溶性營養素,建議在飯後30分鐘內或隨餐服用,搭配油脂有助於消化吸收。一般而言,成人每日補充2-4毫克即可達到日常保健目的。研究顯示,每日6毫克的劑量亦安全無虞。持續補充2-4週,通常能感受到較明顯的變化。
哪些人適合補充紅藻蝦紅素?
紅藻蝦紅素這種天然的類胡蘿蔔素,特別適合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的族群、注重身體循環的中壯年人士。同時,它也是希望維持良好氣色、注重美容保養的女性,以及熱愛運動、重視體力恢復的人群,還有各年齡層關注日常保養人士的理想營養補充品。
補充紅藻蝦紅素的注意事項
以下特殊族群在補充紅藻蝦紅素時,應特別留意:
懷孕及哺乳期婦女:其安全性尚無明確結論,應在專業醫師評估後再決定是否補充。
凝血功能不佳者:蝦紅素可能具備抗凝血作用,此類人群不建議補充。
肝腎功能異常者:其安全性仍待進一步研究,建議諮詢醫師意見。
如何挑選優質紅藻蝦紅素產品?
三大選購準則
挑選高品質的紅藻蝦紅素產品時,建議參考以下三項原則:
選擇信譽良好的原料來源品牌:優先選擇具備品牌檢驗及國家認證的保健品牌。這些品牌的蝦紅素原料多從天然藻類中萃取,具備一定的品質保證。
確保產品劑量充足:確認產品每日劑量含有4-6毫克的蝦紅素,這是經研究證實具有保健作用的劑量。需注意產品標示上蝦紅素的來源,若標示為紅藻萃取物,則實際蝦紅素的純量約為紅藻萃取物的2-10%。
依需求選擇複方成分:蝦紅素常與其他營養素搭配,形成複方產品,例如:
搭配葉黃素、玉米黃素:共同維持舒適感。
搭配芝麻素:協助調節生理機能。
搭配山桑子:有助於維持晶亮、促進循環。 根據個人具體需求選擇合適的複方產品,可望達到更顯著的效果。
素食者如何選擇紅藻蝦紅素?
素食者在選購蝦紅素產品時,除了確認蝦紅素來源外,還需注意產品標示是否為「素食蝦紅素」或「紅藻萃取蝦紅素」,並檢查膠囊材質是否為植物性而非動物明膠。此外,選擇具備相關認證的產品,通常也能確保其符合素食要求,提供更安心的選擇。
紅藻蝦紅素與葉黃素的協同作用
蝦紅素與葉黃素可一同補充,兩者不僅安全,還能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。蝦紅素能夠提供較即時的調節功能,彌補葉黃素短期補充的不足;而葉黃素則提供長期累積的保護作用。專家建議,理想的日常保養配方為:10毫克的葉黃素搭配2.5毫克的玉米黃素(黃金比例10:2.5),再輔以2-4毫克的蝦紅素。
尋找產品嗎?試試這款:白鶴生醫葉黃素複方加強型

總結
紅藻蝦紅素是一種源自大自然的強效類胡蘿蔔素,具備調節生理機能、協助美容保養、增強體力、維持代謝循環以及提升身體保護力等多種潛在益處。其主要來自雨生紅球藻,適合素食者及各年齡層人士補充。
在選購蝦紅素產品時,建議優先考量信譽良好的原料來源品牌,確保每日攝取劑量充足(4-6毫克),並可根據個人需求選擇合適的複方成分。蝦紅素與葉黃素搭配補充,能發揮更全面的保健作用。
作為脂溶性營養素,紅藻蝦紅素建議在飯後或隨餐服用,以提升吸收效率。持續補充2-4週,通常能感受到較明顯的效益。特殊族群如懷孕及哺乳期婦女、凝血功能不佳者及肝腎功能異常者,則應在諮詢醫師後再行補充。
正確理解與應用紅藻蝦紅素,將能為您的日常健康管理提供一份來自天然的強大支持。
蝦紅素常見問答集
問:藻紅素與蝦紅素是相同的物質嗎?
答:是的,藻紅素與蝦紅素是同一種物質,學名為Astaxanthin,名稱不同但本質相同。它主要源於雨生紅球藻,並賦予蝦、蟹、鮭魚等生物橘紅色澤,是一種具備潛在抗氧化能力的天然類胡蘿蔔素。
問:蝦紅素與磷蝦油有何不同?
答:蝦紅素與磷蝦油是兩種不同的物質。磷蝦油除了含有少量蝦紅素外,更富含Omega-3脂肪酸(EPA、DHA)及磷脂質,其成分更為多元。而蝦紅素則是一種特定的類胡蘿蔔素,可從多種來源獲取。
問:紅藻蝦紅素適合在夜間補充嗎?
答:紅藻蝦紅素可在夜間補充,但建議在飯後30分鐘內攝取,搭配食物中的油脂能有效提升其吸收率。考量到夜間睡眠期間消化速度可能減緩,深夜服用或影響吸收效率,因此飯後立即補充是更理想的選擇。